世界第一枚蝦琥珀細節照 圖片來源:新民晚報
一塊包裹著2200萬年前水生蝦類標本的琥珀9日亮相。發現團隊表示,保存于琥珀中的水生生物非常罕見,這塊“琥珀蝦”為科學家研究水生生物從海洋環境向淡水環境過渡提供了線索。此前國際上尚無關于真蝦類琥珀化石的發現報道。
來自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、南開大學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一支研究團隊發現了該蝦類標本。中科院動物所陳睿博士介紹,這塊琥珀來自中美洲墨西哥地區,形成于約2200萬年前的中新世早期,為了解當時墨西哥海灣的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提供了寶貴證據。
陳睿博士手持蝦琥珀樣本 圖片來源:新民晚報
中國科學家為這塊琥珀進行了“身份鑒定”。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李新正說,標本保存狀態較好,形態特征清晰可見,總體外觀與現生長臂蝦科物種非常相似,說明這種蝦棲息于河口環境,體型細長且自由生活,屬于長臂蝦亞科、長臂蝦屬。
南開大學教授黃大衛表示,“琥珀蝦”是目前發現最古老的、頭胸甲上具有鰓甲溝和鰓甲刺的真蝦,有助于研究真蝦類物種的適應性演化,并為研究水生生物從海洋環境向淡水環境過渡提供了線索。
該琥珀目前保存于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的石探記博物館內,對公眾開放。相關研究論文已于近日發表在自然出版集團的學術刊物《科學報告》上。
原標題:中國科學家發現“琥珀蝦”化石標本 距今2200萬年
責任編輯:吳嬋南海網微信公眾號
南海網手機客戶端
南海網微信小程序
南海網微博